度过背负着的长大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搞不明白这个世界是它自己的问题

目录

315°【Cross】

316°【Bouquet】

316°【Clouds】

317–318°【Letter】

319°【Sun】

320°【Rabbit】

320°【Heart】

321–322°【House】

324°【Scythe】

325–326°【Mountain】

330–336°【寒训】

天马

离别

龙猫

338°【Clover】

339°【Birds】

340°【Once】

341°【The Fool】

343°【Star, Key】

最近更新:330–336°【寒训】343°【Star, Key】。完结撒花!

315°【Cross】

忽然闪现!重新接上太阳的轨迹啦。一转眼又是一个立春,不久前还挂在树梢的满月如今也如学校的大楼一般藏起光亮,距离农历新年不剩几天了。那我怎么还在学校拧螺丝!摔!天气预报说晚上北京要下雪,到头来也没见到一点影子,徒有刺骨的寒风放肆地扑在脸上身上。哎。

总之长出来的赛博杂草接下来会慢慢打理好,先重新开始回到这里就够了。莫名消失的这两个月大概都在焦头烂额地捣鼓各种电子小装置(掰着手指算算竟然有五个),中途还被拉去玩了一次 game jam,期间的产出稍后都会加到站点上来。现在手头有一份三天后即将截稿的论文(投到 NIME🪐,不过并不是上次的那些小云——那个改日再谈,见下),虽然正文一个字都没写,但今晚总算是把装置上的进展赶工到了十分从容的程度(跪谢临时抓来的二作呜呜呜呜),居然有闲心拆开半个月前收到的雷诺曼卡片。也是趁此契机觉得是时候收拾收拾调整一下生活节奏啦,总是被时间线压着这样下去任凭生活一团乱麻可一点都不好。

卡片是《快乐日常利诺曼》🪐。第一卦是请它描述一下刚过去的这一天——

三张雷诺曼卡牌:“女孩”(补充卡牌)、“十字架”、“女子”。

“负起责任变成大人了啊”

唉,倒不如说是背负太多了吧。总是觉得有种使命感,强烈地想要去做些什么,然后在一堆得不到认可的工作里把自己累趴下接着自怨自艾。现在这个课题就是如此,NIME 也许并不是这个评价体系最喜欢的会议,今年又卡在如此尴尬的时间截稿,但我前些时候与家里通话时就聊到,我觉得“去探索更多可能性”这件事好像是我不做别人就更不会有心去做的;所以为此作出个人牺牲在所不惜。我整个高中就在做这一件事,整个本科似乎也是如此。研究生大概又要重蹈覆辙了。十字架这种程度的负担,背起来真是好沉重,也不知道强加给自己这些到底有没有意义。长大也没意思,从小就不喜欢长大。随着长大也越来越感受得到来自家庭的牵绊之沉重,我还是觉得这有点太复杂,还需要很久很久才能想明白,但在此之前已经不得不踏入其中。

不过无论是长大还是背负责任,也都有很多无比幸福的时刻就是了。

然后是固定节目“会怎么形容我”。

三张雷诺曼卡牌:“女孩”(补充卡牌)、“蛇”、“狗”。

“你渴望朋友!想要支持!”

刚因为觉得孤独、觉得没人在支持自己而难过好久的我面对眼前的卡片愣住。

其实不是因为别人都离开了学校,而是因为我自己喜欢把现实搞得乱七八糟,一头扎进某个忙碌的时期就什么都没心思顾得上。我根本没给别人机会来了解我都在经历什么,怎么能指望他们来支持呢。

有很多很好的友人,即使不明白我的近况也愿意支持我,但这样更让我受之有愧——我承受不起这样的善意,只想快点一个人把工作完成然后没有顾虑地与大家相处。把自己拧巴死得了。不过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呀,完美主义作祟不想让别人看到我狼狈工作的模样,这种不知算不算是对“完美形象”的情结实在很难改掉。可是心里又清楚工作的过程本身就极具价值,更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忽然想想周围熟悉的课题组伙伴都有各自的对象……但谈恋爱本身就够累人了,再为了这种肤浅的目的去简直就是在玷污人类情感。算了算了,还是不要去打这种事的主意为好。

啊一不小心又变成自怨自艾了,不行不行。明天是进入新一年之后的第一次起床,应当爱、应当劳动!就这样。

不过我说,今天的牌说话也太直击要害了点。

昨晚收工时友人 H(临时被抓二作)觉得困,为了让能快点回去便提出直接坐 H 的电动车后座,第二天再自己骑共享单车来工位。今天一想,为什么不让 H 自己先走呢?被自己笨死。今天只能四处搜寻骑共享单车了。

一到假期学校里的共享单车就会被游客搜刮干净,假期的游客又只能走马观花,感觉很没意思。空壳一般的楼房有什么好看的呢?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要是能开放几场讲座、敞开实验楼与工业训练中心的大楼该多好!虽然游客愿不愿意费这个心思还是个问题,但相比路上吵吵嚷嚷匆匆忙忙的人群我还是宁可在工位上见到参观的游客、向他们介绍我们正在做的事。不过假期似乎确实一点没有别的办法了啊,好矛盾。

走了好久,宿舍区的一辆共享单车才映入眼帘。往那一点鲜艳的颜色缓缓挪动时觉得自己的裙子鞋子从第一视角很好看,驻足神游了一会儿。身边忽然传来急促的沙沙声,把思绪和手里的手机镜头一起从地面拉过去:是一只小松鼠!扒在树干上的松鼠蹿了两下就已经游走在树冠的枝叶之间,于是抬头盯着树继续神游了半天。原来从容的生活是这个样子的啊!好久都没有体验过了。等到这几天过去一定要认真地享受假期。

316°【Bouquet】

下午和 H 摆弄装置时路过一位老师模样的姐(后来得知是另一位老师的博士生),先向 H 打了招呼询问什么时候回家,又转向我,语气愈发亲切:“你呢,小朋友?”

我愣了一下才开始语无伦次:“啊,也是,也是明天出发……”

然后姐还向 H 打听我们在做的工作。虽然年轻是好事,但我长得就那么像跟班小朋友的嘛!

算了,生气是一点没有,毕竟她的语气那么亲切!就是“小朋友”几个字又开始挥之不去了。

晚上正准备给装置拍视频时被跑来的一位同学问有没有空参与用户实验。一看这不是楼下焊台旁边经常能听见说话声的女孩子嘛!之前在焊台上一边工作一边神游时就想过要是可以和她认识的话肯定能接触到很多表面之下不一样的东西,不知哪里来的直觉。今天终于有机会了,是好事!

于是收工过后便赶忙下楼去找。实验内容很有意思,是一个通过形容词评分去定制触觉反馈的功能,感觉要是做成完整的自动交互我能玩好久好久,也能用在设计中。不过这都不重要,主要是对方说了不下三四遍“感觉你好可爱”,虽然我也夸了回去并且使劲表示她们的想法真的很棒,但还是感觉被搞得有点飘飘然了,啊,会主动夸别人的人自己一定也是发光的吧,我也要多主动发起一些,不能一直藏在心里!

之前的直觉也得到了确认,一下子闲聊了好多(最后一个劲道歉觉得自己废话太多……),讨论了许多有意思的想法,而且加上了联系方式。我就知道这位整天叫着“老师”讨论问题的同学有点东西!竟然是从物理转来设计的,真是好厉害!(不过原来也是研究生,我也以为对方是小朋友……)

其实昨晚最后还抽了一卦,问“冬天消散之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得到的回答是“花束”、“房屋”、“岔路”——会收获善意与友谊,会回家(或是找到内心的安宁),会面对重要的选择。

可不是,今天这样说是花束完全不过分啦。

给明天抽的是“信”、“戒指”和“云”。前两个倒是不难理解,无非就是合作论文,但“云”是在说什么样的隐藏或者蒙蔽就不知道了,莫非这次合作或是归途又有什么我忽略的事情吗?

316°【Clouds】

火车是早上十点出发,七点半爬下床想起电脑的 USB 转接头昨晚落在了实验室,可不是,这就应验了?

食堂的氛围实在是冷清,几乎一点人都不剩,桌上寥寥几个孤单的身影简直如同完成航天任务一般冷静。再这么呆下去只会孤独而亡,虽然每次回家都会纠结在一堆乱七八糟的复杂情感里面,但这样闻不到烟火气的情景确实一时没什么可留恋的了。

早已预料到自己最后会沦落到负重越野的地步,现在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觉得意外。在地铁上猛然想起没带身份证(对不起努力提醒我的小云,但是我真的很努力了呜呜呜),在手机上尝试申请临时身份证明却被提示“错误”。眼看到站时距离发车也只剩十分钟,差点转头就往回搭地铁。不过转念一想,来都来了.jpg,不如死马当活马医试试工作人员会不会看在我可爱的份上放行。

提前确认过可以走快速进站通道,于是冲进去就找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并询问要是不能放行的话有没有可能改签然后去人工窗口办理证明。工作人员:“改签干啥呀?哎不是你改签干啥呀快进去让里面的人想办法。”好一手甩锅,我喜欢!于是进到检票口再次说明情况,工作人员似乎也没遇到过这种,但手工录入检票就让我上了站台,最后甚至提前了好几分钟坐到座位上!多亏我可爱(叉腰)!

车上看了一通西洋占星(这就是你还有两天截稿的论文一个字没写时做的事情吗),虽然感觉有些时候说得特别武断、颇有宿命论的意思,因而这套理论的有些部分不是非常能认同,但自己命主水星 10 宫双鱼这个拧巴劲儿属实是给它懂完了。看着看着觉得困倦便睡去,醒来恰是正午,迷迷糊糊之间觉得窗外一片白茫茫,急忙揉揉眼睛翻出手机拍照。列车在鲁西大地上疾驰,跟着提前到来的雪花一起。看天气预报说杭州今天下午也下雪,好期待!去年回家时就恰好错过了初雪,难过了好一阵。忽然想起友人说起过想看飘雪的西湖,还答应过当赛博导游,结果都快四年了还是第一次撞见。是不是今天等会去西湖拍一张……

路上看到一段很喜欢的句子,摘录之。

一切我表现出的美好品行和取得的细枝末节的成就
均与本人无关
它们来源于运气、时机、环境、包容与爱

接着火车在南京等了好久,延误了半个小时,到达杭州时看外面并没有雨雪,有些失望。走出家附近的地铁站碰见坚持出来接顺便送伞的阿公,没走几步便感到颗粒轻轻敲打在伞面上——是雪!

到家之后越下越大,不时有一大坨的毛茸茸飞过窗外的视野往地面坠去。真是好想立刻出门飞奔去西湖,可是在家总觉得不敢做这样冲动无厘头的事,不然怕是又要招致一顿质疑与阻挠,白给自己讨不开心。算了。在家大概就是要有扮演的成分在的吧……安慰自己反正也未必拍得出多有感染力的景色,在阳台上发了会儿呆便安心写论文去。

不过这样的雪真是好难得,是云朵们在补上去年我错过的份量吗?

专辑封面。女孩站在屋顶上吹着泡泡,周围被泡泡环绕,头上是代表本专辑作者艺术家的小鸟。
Morning Walk
🎶park bird

317–318°【Letter】

狂写论文。写上头不小心一个人写到凌晨五点直接写完了,忘记了还有共同作者这回事。之前还答应一同参与的友人 W 拉她一起写来着……啊啊啊这怎么办……

319°【Sun】

画完论文里的插图,从容地按时提交。截稿之后发现了一堆手抖打错的字和脑袋糊糊语无伦次的句子。

和母上探讨佛学,学到许多。听到一个“盲龟浮木”的故事,讲生而为人之难得——设想大海里一块随波逐流的木头,木头上面有一个洞,有只乌龟每一百年伸一次头,人身之难犹如乌龟恰好把头伸进洞里之难。

依稀记得小时候似乎听说过类似的故事,但并不是源自佛经,可是一时也想不起来。突发奇想估算了一下这个概率,如果海指的是地球的海(尽管本义也许不是),面积是 3.6 亿平方千米,如果洞的大小是 10 平方厘米,而乌龟只要把头的中心点伸进洞里就算作成功,那么期望的间隔是三千六百亿亿年(有 63% 的概率在这个时间内成功一次)。当时屏幕上写着的是 3.6e+19,这么一看其实也不是很吓人,就是把 64 位整型的范围数两遍嘛(学傻了.jpg)。

还听闻了一些诸如“我执”啦“劫”啦之类的概念。这才知道原来围棋里的“劫”是取这个字的本义,是梵文“劫波”的简称,指很长很长的时间(虽然比乌龟探头要短好多)。不禁想起史上最难死活题《发阳论》第 120 题的研究者们曾经形容过the nightmare of a very surprising and extremely intricate Ko🪐,这个“劫”字之前看就觉得好像带着些不一样的意思,而由它拉开的两年时间对于人来说确实已经算得上是久了,更何况初次面对这个 nightmare 时根本无从得知迷雾中的路途还有多远。话说回来,术语里的“打劫”是不是个背离本义的说法呢?

在床上抽牌。原本想让它帮忙复盘一下今晚悟到的这些东西,结果卡片到处乱飞,给它吓得。果然还是不能太为难人家,把问题改回了一日总结。

雷诺曼给出的回答是“太阳”、“鸟”、“狗”。洗牌时还掉了一张“骑手”。

排列开的雷诺曼卡牌:“太阳”、“鸟”、“狗”,上方是“骑手”。

今天提交论文的经历难得地顺利(竟然提前了整整半小时!),而且非常喜欢自己拉上大家一起完成的工作,Conclusion 段落写得激情澎湃酣畅淋漓。无论结果如何,反正自己真是非常开心!(不过虽说如此,在论文里直接写“We enjoyed our own work”这种话是不是有点太自恋了喂!)

白天的阳光也一直很不错,虽然前两天的雪已经完全没了踪影,但冬日的暖阳也很浪漫呀!

至于“骑手”其实在之前有次做装置期间就出现过,而且编号 1 有种“全新开始”的感觉,像是创造万物的魔术师或者无畏出发的愚者。(这么说 Waite 对愚者那段描述和轮回的概念好像啊!)这份工作确实是自己第一次当上第一作者,好激动好期待!(怎么今天说到这个就那么激动,坏了那个鸟不会是在说我自己吧啊啊啊啊啊)

收起牌的时候看到了……

藏在纸盒里的“云朵”牌。

是躲起来的“云”!谢谢你,再也不会忘记你的含义啦。

320°【Rabbit】

话说昨天忘记提了一件事,其实 USB 转接头就在背回家的书包里,幸好当时因为时间缘故放弃了大清早跑去实验室……

晚上有一朵烟花在阳台外面炸开来,家里的楼层刚好是平视烟花的高度,真是在物理上和感受上都十分震撼。晚饭时看了看日历,明年的春节又在立春之前了。既然春节是冬至之后的第二个新月,这么算来反而是大寒期间的春节更多一些,好神奇。总之大概已经在准备过明年的年了!只有 354 天了,好期待!

看春晚看出了上课的感觉……掉线了听不懂还要听别人笑就觉得好尴尬好尴尬……

喜欢舞蹈类节目!像鱼儿游来游去的那一场很爱。刘谦的集体互动魔术本来还想是不是把雷诺曼抓过来临时当扑克牌用一下,然后刘谦:“对折……”我便暗自庆幸还好没有跑去拿不然不仅没法用还要错过内容。于是刘谦接着:“撕成两半……”

屏幕前的黑猫。

你怎么知道我画画的时候还有猫猫一起?

凌晨时看着窗外雾蒙蒙的空气里接连升起的烟花,在叮叮咣咣的爆炸声里想着要许什么愿。想了半天好像没想出什么关于自己的具体愿望。是不是件好事呢?

原本想踩着兔年的尾巴做的所有事情都没做完。不过无所谓了,这个公历年的 resolution 只有“放过自己”这一项,我就是个永远适应不了时间流逝速度的人,算了算了,哎。

下午看 NIME 投稿要求的时候不知不觉转去看了很多米菲兔相关的内容(因为今年的举办地点乌特勒支也是米菲故乡)。和兔年的缘分已经足够多了,看着小白兔就这样从身边飞奔出去其实也很不错。

320°【Heart】

甲辰岁首一大早被鞭炮炸醒,都炸到梦里去了。今年怎么一个个都那么狠啊!

最后还是赖床把早饭赖成了早午饭。饭后骑车出发去净慈寺登高顺便拜佛。太阳依然应和着新年的气氛,气温显得不像是冬天——15°C,算是明白上次去广州时听闻大年初二爬山中暑是怎么一回事了。

今年没有如以往一样去灵隐寺是因为这几天的人流和烟花一起爆炸,西湖边的净慈寺似乎好一些,不过在人群中寻路也算不上容易。学习了礼佛和问讯的要点,问讯应该是一个比较通用的手势,用来向佛、菩萨或前辈谦虚地问好;礼佛则是常见于佛像前那种黄色垫子上的礼拜姿势。不过礼佛只是浅浅尝试了一次,感觉还是需要多体会体会再说。反正核心肯定在于内心而非动作本身嘛[又出现了,左脚就是右脚原文:“左手就是右手”🪐),无神也是有神、信佛也是不信佛]。

rūpaṃ śūnyatā śunyataiva rūpam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rūpān na pṛthak śūnyatā śūnyatāyā na pṛthag rūpaṃ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Prajñāpāramitāhṛdayasūtra

许了半天的愿望好像还是没想到什么关于自己的。也许说明刚过去的一年非常知足呢。

看到了雷峰塔和梅花。好像跳进了时间的循环里。

从寺庙高处望去,绿树环绕的雷峰塔与近处侧面小径旁的花丛。
专辑封面。有人像与“崔萍”“南屏晚钟”字样。
南屏晚钟
🖌王福龄、陈蝶衣 / 🎤崔萍

321–322°【House】

傍晚瘫在沙发上睡觉,晚上早早爬上床。心情很乱,熬到很晚才睡。早上在闹钟声里艰难地游出梦境浮上现实来喘气。

上次看的命主水星第 10 宫(官禄宫)双鱼还有个巨大的问题,就是它冲第 4 宫(田宅宫)室女宫的月亮,然后各自和落点处的海王相刑。我真的无话可说,混沌无序的工作状态,搞不明白的牵绊与归属感,永远被情绪牵着走、强迫自己不停忙碌的生活,划过整个盘正中央那几根剪不断理还乱的线讲得真是一点没错。又联想起之前塔罗先是掉一个月亮,再拿逆位圣杯六描述我的未来,真是搞不懂了,人到底是怎么做到把能拧巴的地方全拧巴起来的啊。

但是怎么面对呢?好像也没说。哎。

回到出生点附近,在熟悉的亲戚家吃饭,然后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睡觉,回到城区继续吃饭。几个大饭店爆满,家附近的宾馆倒是没什么人,可是空荡荡的环境更让人不知所措。

一整天就是睡觉、低头吃饭、玩手机,面对熟悉的人也不知道说什么,没法加入餐桌上的话题,也没有多余的心力积极参与家务,一天下来明明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说,却比与陌生人社交还要累。

车窗外小城路旁尽是拉下的门帘,只有几块玻璃后面依稀透着灯光。温馨的团聚氛围之外一切都显得那么孤单。除夕那晚的子正时分临近时窗外空荡荡的道路上没有一点动静,可是烟花纷纷燃起时却有一辆汽车、一辆电瓶车疾驰而过。不知道上面的人经历着什么故事、正在想些什么呢。

看到了不少新建的居民楼,想着要是能住在这里说不定很不错(甚至开始查房价,算了算还是租房好……)。现在公共交通越来越发达,走不出多远就能抵达地铁站。只是附近的烟火气现在看来还是少了些,不知道会不会像前些时候在学校里那样觉得孤独呢。

324°【Scythe】

在大剧院看了场一个小时的普及音乐会🪐。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场音乐会,大概主要是图个热闹。原本有一场 Bruckner 纪念音乐会🪐没赶上,呜呜。

来得并不早,大部分位置都坐上了人,在大约第七排附近找了位置坐下。这个位置可以看到竖琴家、看不到钢琴家,不过恰好是个很不错的机会,毕竟平时竖琴演奏员都是被挡着的。

节目单有许多熟悉的乐曲。不出意外,开场后观众纷纷举起手机,经过标语牌提醒,这阵骚动才平息下来,之后的演出则都得到了相当充分的尊重。这么看感觉普及的愿景实现得很不错呀!(虽然后来有一首乐曲结束之前就有观众激动地开始鼓掌,然后尴尬地停下……)

先出场的弦乐四重奏无论是看上去还是听起来都略显青涩,颇有种在学校里旁观排练的感觉。不过这样一来气氛显得非常放松,相比大厅里的音乐会更像是学校里的期末演出季小汇报,有种自己在和台上的乐手们一起探索音乐世界的感觉。有的时候音准与节奏的配合就像扫地时扫帚之间漏出来的一道道灰尘,让人忍不住想再扫上一遍;有的时候听得出大家好像没怎么排练,或者过完年忘记了。不过这样一来反而恰恰更能在微妙的地方发现惊喜。

老肖《第二圆舞曲》的处理与指挥老师 M 很不一样,在第二主题(B 段落开头,全曲约三分之一处)收回了力度,在第三主题(B 段落后半)方才放开,并且在这一主题重复第二遍、加入更显华丽的副旋律时让一提作了断奏 staccato,仿佛看到自己搭的电机(划掉)笨拙地模仿着人类的机器人在跳舞;另外两次 A 段落末尾乐句采用了拨奏 pizzicato,却没有把声音充分施展出来,显得十分遗憾。感觉是不是这一首曲子的气质就不是很适合四重奏啊,后面的莫扎特小夜曲明显就特别入戏,马上要搬椅子出去乘凉的程度。

——说起来这两天的天气说这种话真是毫不违和,最高气温 20 多,出门时还下了雨,骑车的一路上被花草泥土的香气拂过,扑面而来尽是仲春的气息。怎么残冬的天气也可以这么玄学!——

弦四的最后一首是二胡曲《良宵》,除独奏的一提外其余三把提琴拨奏伴奏,在克制之间将除夕夜晚的美好尽数演绎出来,喜欢。小提琴上换弦的同音原来也能那么有对比!好神奇!

接下来是长笛、钢琴二重奏。先是改编版《春节序曲》,但是我觉得改得不好:先不论和声写得很别扭,而且根本没有把乐曲的起伏写进二重奏里。中段照搬乐队中的长笛为竖琴作花奏,显得支离破碎;竖琴的优势也没有发挥,是伴奏钢琴般的平淡线条。春节的气氛渲染不出来。虽然改这首确实很难啦……怎么今晚尽找些宏大的曲子改成室内乐啊。

接下来 Marc Berthomieu 的《五首小品》(Cinq nuances)很喜欢。开头出现 9 音 13 音的时候就爱了,中间一大段变化音的和声进行看竖琴踩踏板看得兴致勃勃,喜欢一些肤浅的东西(。)

回家后查找对比得知演出的是第二首“Lascivo”与第三首“Idyllico”。

因为不知道演了《五首小品》中的几首,所以到下一首皮亚佐拉之后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乐曲是《风月,1900》(Bordel, 1900),选自《探戈的历史》(Histoire du Tango);听着十分拉美的节奏、恍惚之间觉得快要穿越去《自由探戈》时才恍然大悟:噢,已经到皮亚佐拉了来着。

木管与钢琴三重奏特别好,虽然大管并没有出场显得有些遗憾。双簧管与单簧管两位乐手显得特别投入,肢体动作仿佛透露着他们正与音乐合二为一。演了老肖的五首小品,原本是为钢琴和两把小提琴而作,今天改成了两把木管,依然动听。

别看这人脑子里一个劲掉了那么久书袋,她分不清哪些曲子是老肖写的呢!自己偷偷跑去查证之前还觉得是跟着编制换曲子了!哼哼!

今天出场的全体乐手合奏返场了一首《我和我的祖国》。曾经这首歌深深地与特定时期的经历绑定在一起,不过现在因为已经被刻满太多七零八落的回忆反而动不了感情了。也许和认知与情感愈发复杂的变化也有关系,不知道呢(望天)。

325–326°【Mountain】

难得比前些天早起了一个小时,打起精神够着窗帘满怀期待地拉开,盼望着橙黄色的阳光——结果是一片迷茫的灰蒙蒙。什么啊,昨天还在被热醒哎!发了会呆便一下子失去动力往回躺。

这两天决定还是要支棱起来把投给 NIME 的小云装置写完交上。于是下午赶出了一大堆内容,剪了视频画了图。心慌意乱了个把月,总算是有了个交代。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呢……

晚上终于把拖了一周的龙年抽象(不知所云)贺图画完了,笑死,给大家拜个晚年!

线条绘画。人物捧着跃出的鱼从牌楼上飞过。

330–336°【寒训】

不出意外,经历过严重的分离焦虑与胡思乱想之后回到了学校。手套落在了家里,还在路上不知不觉弄丢了围巾。紧接着便是乐队的寒假集中训练。

寒训期间其实不如去年那样有好多好多有趣的事,不知是因为被自己挖的生贺曲大坑(见下)占满了闲心,还是真的失去了那样无忧无虑、对一切充满期待的心态。不过闪闪发光的碎片总是有的!不然怎么在两周后的现在还能想得起这些呢!

天马

无剧透。

第四天晚上一群伙伴去看《飞驰人生 2》。看到一些 callback 的片段才想起第一部好像不知什么时候看过,但中间的几个场景并没有印象,也许只看了一个结尾……?

总觉得有不少既视感,虽然完全不懂赛车,却有好几部影片让小时候的我见识过了这样挑战极限的运动。《赛车总动员》、《极速蜗牛》、《头文字 D》,虽然全都只记得名字了。噢,也许还有各种不同版本的马里奥赛车……

说是关于竞争与征服的逆袭大男主电影,剧情走向与叙事节奏也很难说多优秀,但感觉题材里还是有我特别欣赏的地方,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精神。看别人怀着热情与勤奋去对待自己的专业工作,总是鼓舞人心、又称得上是有些令人安心的——“他们把这件事做成这样,世界的运转已经更好了一分,那我们就更能、也更应该认真去追逐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论影片中赛车技术随时间的变化是否现实;竭尽全力去完成一场公平而有意义的比赛,本身便是是一种极致吧?

寒训第二天傍晚忽然开始飘雪。今年怎么雪跟着我跑呀!

当时正在从食堂赶着回去排练,并没有太在意,晚上排练结束后走出楼,才被大片大片散落的毛茸茸惊喜到。空气里也都是白茫茫的,夜晚的世界明明笼罩在一片模糊中,却被映得格外清晰。

地上已经积起了很厚的雪,和乐队友人们推车步行返回。一路上帽子里堆起了好多雪,白色大衣上也蹭得到处都是,像是雪花瞧见自己的同类就急忙跑来给它加了个花。

沾上雪花的白色外套。

不过还有更重要的事。最近几天正在尝试给自己写生贺曲,虽然大部分都已经完成,可最近排练之余实在是没有太多心力去思考剩下的部分。原本已经在想着是不是分成上下两部分写,或者索性放弃,以后再慢慢打磨——然而这一场雪简直就是掐着点跑来催稿。

是这样的,设想中乐曲的最后一段是圆舞曲,描绘的是白云之间飞行跳跃、追逐游戏的情景(无论是人还是鸟还是别的什么)。第二天就已经是公历生日,然而这个段落还一点都没有头绪,所以才想着放弃。可是大概天上的云实在是等不及了,所以才结冰掉下来,拖着我写,急着想看我怎么描写它们。

那能怎么办,写吧。与友人作别之后沿着松软的道路走出各种姿势,一圈圈脚印被深深踩下又逐渐变得柔软模糊。几位路过的行人大概觉得这个不撑伞背着包到处游荡的人特别奇怪吧。

不知过了多久之后,总算是带着雪花在空气里跳出的舞步,还有头发上、身上来不及抖落的它们,冲回房间里一股脑写了一大段。

生日当天一大早就醒了,难道身体自己想让我多享受享受这样的仪式感嘛。于是出门吃了寒训期间唯一一顿早饭,欣赏了这样一个奇妙的软绵绵冰凉凉湿答答的世界。道路在一夜之间又重新被打通,白色的点缀都落脚在了不影响通行的地方,更适合驻足感受了。感谢辛勤工作的扫雪工作人员和融雪剂。

地面上的麻雀,一旁的草地上落满积雪。

上下午都是休息,原本想趁着大好雪景去附近的公园玩,然而捣鼓了半个下午的曲子,最后还是没收上尾;冲过澡收拾完毕出门都已经快要日落了,只好作罢。骑车去学校外面的枣糕店排上队买到一袋枣糕,带回艺教楼——一种新概念蛋糕,你就说有没有蛋、是不是糕吧!

离别

每次排练都更加让我感受到自己也许真的和指挥老师 B 合不来。不是不喜欢或是不好,就是不合适。无论是对音乐的演绎,还是描述与比喻的语言,都是我能认可却无法真心共鸣的风格。引导的方式也很不适合我(是的我就是受不了那种省略正反馈、只提缺点的方式),我觉得 B 也并没有理解为什么我有的时候会显得紧张、迷茫(因为打击乐不是 solo 胜似 solo 的压力加上 ADHD 再加上没法适应的沟通方式)。我觉得是很没办法的事。业余乐团的指挥角色本身不也是在和乐团妥协吗,甚至也许合奏本身就是就是一个巨大的妥协过程。很难呢。

不过这次在指挥 B 的排练上听到了非常喜欢的表达。排练的乐曲是《艾尔莎走向大教堂》(Elsa’s Procession to the Cathedral),是瓦剧《罗恩格林》(Lohengrin)选段。

故事背景是贵族女子艾尔莎被指控谋杀,却被天降的神秘骑士通过一场决斗证明清白。骑士允诺与艾尔莎成婚、维护国度人民的团结,却要求人民不能知晓他的身份,艾尔莎不能询问他的名字与来历。

艾尔莎走向婚礼教堂时的喜悦心情之间,大概夹杂着几分迷茫与恐惧吧。

B 老师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离别的经历,但就我自己而言,我的人生已经逐渐开始充满离别了。”

于是我从手中那份画着 76 小节休止的乐谱包裹着的手机里抬起头。

“身边最重要的人,除了配偶和后代,几乎都没法陪着大家走完整个人生。所以人生总是会有许多离别的。”

“要试着去揣摩这样的情感,带着它去演奏。”

忽然想起三年前另一位指挥老师 C 说“大家哪怕没有亲自经历,也要试着与乐曲里的生命体验共鸣”;作曲课上 CY 老师问大家谈过几段恋爱,八卦许久过后煞有介事地总结,“你们看,就是恋爱越多越有灵感”。

母上大人听说刚进大学时那个傻乎乎的我要去学作曲时表示十分不屑:“人家搞创作都是要经历痛苦的,就你那点经历是不是还早了点。”

我好像至今都没有这种“艺术离不开强烈的个人挣扎”的意识,又或者说我觉得其实每个人本身都有足够多的故事,只是各自的表达欲望以不同的形式显现出来而已。可是大家似乎都在不约而同地强调这一点,就连日常吐槽“演得像把人家小姑娘抢走一样”“我觉得你在勾引我”的 B 老师都难得换上了如此沉重的形象。好神奇。

至于艾尔莎的婚礼与离别是什么关系?也许因为这样辉煌的场面正在为后续的悲剧埋下伏笔吧。又或者,“庆祝大概总要意味着某些东西的结束”;每个角度都会有不一样的色彩呢。

龙猫

汇报演出的乐曲是《龙猫》选段集🪐

中段《风之甬道》(風のとおり道)的颤音琴段落一直做不好,音色、速度、音准总要落下一个。四槌的琶音独奏看似简单,实则少不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心理素质。而我两个好像都没有。每次都非常紧张,也没少挨批。

第六日晚的队内汇报演出仍然错了一个音。能感受到指挥在台上同样捏一把汗之后失望的心情。那么喜欢的曲子,到头来还是在辜负自己和别人的期待。有时候非常怨恨自己的笨拙与懒惰。

指挥(同时也是指导老师)B 结束后总结说,大家都很辛苦,也能看得到一部分同学进步很快,达到了相当高的业务水平。大概我还是成了拖后腿的那个吧。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合排可以是一件轻松的事,三小时简直已经足够让我身心俱疲,更何况还要费心调整去面对三大段 soli。演出谢幕 solo 起立时却从来没有被指挥点起来过。

可是上学期打击组还评上了“最佳声部”来着?明明平时似乎是指挥 B 最不满意的分部之一。这到底是认可还是失望呢?还是说老师与同学的认可不一样?到底做得够不够好呢,还要不要强迫自己更加努力呢?

真是难懂啊。

第七日下午是艺术团全团汇报,上午走台。忽然意识到只要调整一下持槌方式就能改善错音:即使出现错音,只要在音阶内就不会影响到听感,所以只要调整角度,尽量远离音阶外音即可。走台试演没有出现失误。

最终的汇报也发挥得相当完美,即使能力不足,至少没有留下遗憾。

乐曲开头段落,颤音琴/衣服口袋视角🎧Totoro.ogg(399 KiB, 00:43)

不留遗憾,实在是一件太幸运的事。

338°【Clover】

出现一场说走就走的约饭,赶去的路上正驻足欣赏点缀着红黄灯笼的 blue hour,便被前两天刚偶遇过的另一位前往不同饭局的友人抓住。缘,妙不可言。

装点着红色黄色灯笼的傍晚街景。

339°【Birds】

寒训过后的几天和乐队里的同学合作做了一个新的音感测验小游戏,在招新的时候参考用。招新开始前一天才开始手忙脚乱把整个东西补完整,INFP 和 ENFP 两人合作是这个样子的。然后当了一下午考官,顺便跟进了生产环境的部署情况(认真)。

在深夜整理好了生贺曲《蓝星飞行日记》——其实早就写好,但总觉得还差很远才能尽善尽美,于是这样错过了公历生日,又错过了农历生日。在这四年方能一见的日子补上至少也算是有点意义,再拖下去就太晚了!遂打包上传睡觉。

其实这个想法是去年同期就有的,所以看上去是差不多勉强赶上,实际是拖了一年!(一些小小的 P 人震撼!)

早上在实验室开了学期第一次组会。这样一来最近的任务——论文、乐曲、测验游戏——都算是收工啦。放下书包轻装上阵,下午要出去玩!

340°【Once】

先在食堂获得了本年度第一份水果捞——这里的水果捞似乎能把我带回去年那个充满回忆的春夏,后来不知何时起则成了一种“庆祝与逃离”的仪式。

骑车往校园北面寻找那个几年前去过的郊野公园。在四下都是干草秃树的地方骑着骑着路过一块路牌,定睛一看,这就已经在公园里面了?

绿色防寒布覆盖的土地,以及一排光秃秃的树。

现在的公园里看上去实在没太多可看的,很快骑出大门往北面去。远远看到一座建筑顶上似乎有一排排小钟,不由得心生好奇,骑到底下一探究竟。

砖砌钟楼顶部几排不同大小的钟。

这是天主教的修院。工作日的午后,附近几乎无人经过,显得分外静谧神圣。真是奇怪,这一天明明是多出来的一天,地球与太阳联合凑出这份礼物送给爱数数的人类——周期的巧合让人们每数四年就能额外发现一个特别的日子,结果他们就是把它胡乱塞进那个被他们拆得支离破碎的月份后面,该工作还是得工作,一点不觉得兴奋。要是公转周期的尾数不是 0.24 而是 0.8、0.9 的话,那些无聊的人没准可就没这种仪式了,只会无情地每隔几年把一天删掉。人类还是应该懂得珍惜!建议放假!

话说回来公历月到底有什么意义啊!太怪了吧!

回到公园里看到一个大水池,刚才路过时以为结了冰,实际上有半边已经化开,里面还有一排小鸭跟着一只大鸭——追上去凑近一看原来领头的是鹅。

水池边上有人在喂食,鸭鹅们花了好一会儿才享用完,于是就这样驻足观看了许久。

池塘边的鸟群。
池塘边的鸟群,有白鸭、绿头鸭、白鹅。
把头扎进水中的鸭子。

大家饭后纷纷叫起来,不知是在表示满足还是什么别的意思。说实话,从人类认知出发,鹅的叫声还挺怪的,像是踩到旁边的人时对方发出的做作惨叫声。

还看到了鸳鸯,雄鸟的艳丽羽毛成了残冬里的一抹亮色,再加上不平整却清晰的颜色分界线,像是画里走出来的一样。微风吹过羽毛,颇有“夫妻相”的鸳鸯各自踱着步,悠然自得。

石块上的一对鸳鸯。

兴致勃勃出来却那么快就回去,感觉十分不满足,一时兴起决定跑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骑车到达地铁站,路上收到课题组工作相关的消息,但是这个时候聊这种事只会更快耗尽我的精力,磨刀不误砍柴工嘛,先不管了。

于是四十分钟后站在了北中轴景观大道上。这才意识到“奥林匹克公园”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两回事!前者是更大的一块区域,包括鸟巢、水立方等建筑。这下好了,要踩着带跟的鞋子走一整站地铁的路。虽说但凡提前有点计划都不至于这样,但不正是临时起意才有那么多的乐趣嘛!

蓝天下包裹着防寒布的灌木与远处的建筑。

左:中国历史研究院;右:国家体育场(鸟巢)

泥土上覆盖的彩色叶子形成简单的曲线图案。

很有创意的装饰!

路过傲然耸立、望不到顶的奥林匹克塔。这才知道它的名字,以及用途——似乎是用来观光的。

通天高塔。
塔底的入口与五环标志。

再往前不远就进入森林公园啦。

湖泊与浅黄褐色的植被,近处仍然可见大片积雪。

尽管已经处于雨水节气、公园标识牌也写着还有半个月就要进入旺季,森林的世界显然还没有苏醒过来。不过确实是另一番未曾见过的模样呢。

枯黄草坪与树木周围铁丝网上的朱红色蝴蝶结。

要是我在这里开咖啡厅的话大概也一样会把它挂出来吧!

随意走出一小段路程,见到一条通往湖泊的小路。于是沿着走过去。

一条小路,通往树丛背后的湖泊。

一旁的路牌是“公共场所请文明着装”——没想到公园里需要那么强调这个!今天已经看到了三个不同样式的告示牌上写着文明着装,甚至大门前挂着的超显眼横幅也写着“文明游园、文明着装”。

看了看自己感觉应该还是够文明的吧!

从湖边向对岸望去的景色。

湖边的大风吹着,吹来刺骨的寒意,如同北方冬季最寒冷的时节。赶紧逃走。今天合计也已经走了够多路,开始计划返回。

距离日落还有很长时间,甚至返程都绰绰有余,遂决定往回走,不在公园等日落了。下次再见啦。

从地铁出来回到课题组的工位,撞见导师配偶——师母?——在与几位同门的同学闲聊。我窝在座位上抱着面包,经过这样一下午已经精疲力竭。

师母见状忙叫道:“别吃啦!等会请你们吃饭别吃不下了!”

我:(星星眼)

晚饭是烧烤,不过今天还是友人 H 从家乡山东带来的煎饼彻底夺走了我的注意力。是特别薄的煎饼,由各种谷物制成,大米、小米、玉米、高粱、红薯等等,各有微妙的不同。非常喜欢。(鉴于师母知道这里的地址还是非常需要澄清一下,没有不喜欢师母请客的意思,只是对没见过的食物印象更深刻(比划))

晚上坐在工位买了一张一小时后《热辣滚烫》的夜场电影票。H:“你会享用到非常美味的精神夜宵!”

虽然是励志与治愈的题材,也有不少喜剧成分,但每次看这类电影都觉得有点难受。主人公的认真与努力让我不禁反思,我到底有没有那么坚定地追逐过什么——我好像永远在浅尝辄止,靠着运气去做到“还不错”的模样;想做到的事情如果没能实现,也至多是短暂的不甘过后放弃。就连影片结尾提到的画画我都没能像贾玲那样坚持练习。说得好听点是与世无争,但实际上要说是不求上进、耐不住性子、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也全然不为过。

总之感觉被电影骂了,回来的路上全都在反省自己为什么占着比杜乐莹更好的条件却没有她那样在黯淡之间燃起热火的态度。真的特别佩服坚定、认真的杜乐莹,以及这样的贾玲导演。

配乐很出彩(深深倾情献唱呜呜呜呜呜!),有一些镜头语言也非常喜欢。看完觉得羞愧完全是我自己的问题,确实是很不错的夜宵,也给这样特别的日子作了充满意义的总结。要打起精神回到普通的生活中去啦。

341°【The Fool】

受友人的委托,晚上排练前回到宿舍抽了一卦塔罗,然后趁着演奏的间隙写分析。是关于情感的话题,摆完牌阵后又随意抽出两张作为建议,其中有一张是“愚者”。

大牌序列中的 0 号牌,代表初始、返璞归真、孩童般的无忧无虑,以及大智若愚的心态。也许图画里这位愚者拥有的正是大智慧,正如“没有准备”一般的随性心态正是一种很好的准备,矛盾的两面总是一体的。

虽然是非常熟悉的牌,却好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了。感觉这个建议很可爱捏。

排练过后在乐队开会,讨论春招的结果。原本以为人丁兴旺的打击组不会收新同学,可是看到某一张报名表的时候却有种不知哪里来的莫名预感。

——如我所料,我要当师父了。

半年前的大会上我还因为自己没争取到收徒的机会而伤心,现在实现了这个理想,却感受不到多大的喜悦,更多是对自己能否胜任的担忧与自我怀疑。也许热情就是要在燃烧最热烈的时候才能散发出快乐的噼里啪啦。

但是我真的要当师父了啊……当师父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343°【Star, Key】

早上睡了两个回笼觉,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有些太疲惫。中间梦见自己一边被周围的空气冻得发抖一边跟同行布展的同学辩论:对方说现在我们有资源支持,可以考虑做一些“更厉害”的展项;我则坚持认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条件,如果设想或是成品对物质条件要求太高的话,对其他人是没有参考价值的,我还是希望有兴趣的人都可以理解我们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仔细想想好像完全不在一个思路上……

因为晚上可能会被拍照,所以起床后收拾了好久,错过饭点。下午在课题组打工,使劲写程序。

晚上回宿舍放下东西,草草晚饭后赶往一个小会,中途又出来跑去乐队的大会。时间管理大师!

第一场小会在别人宿舍楼里的活动室;提前离场冲出楼时发现自己把里面一个双面章鱼玩偶拿在手里带了出来。只能拜托保安师傅了……

乐队大会上有“拜师会”环节,新同学拿着一杯茶(冰红茶)递给前辈,前辈则把录取通知书递给后辈,这样就算是师徒了。这次是与另一位友人 G 联合培养新同学(即有两位师父),所以台上少见地出现了三人。过程中特别特别紧张,不敢和另两人对视,面对镜头时也不知在看什么地方。

散会后依照打击声部惯例举办了打击乐器组巡礼,紧接着完成了第一次小课。徒弟来自一个强者如云的理科院系,听说学业上也非常厉害,对乐器又有热情,果然反应很快,似乎不一会儿就悟到了要领。

返回的路上和 G 闲聊,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早就带上了自己师父的影子。我的师父 X 学理工科,喜欢从原理的角度讲解,从几何关系到振动模态,从每一个角度想明白“为什么需要如此操作”,从而自己发掘问题;G 的师父则更像是“正统”的乐器入门风格,依照固定的基本功与技术要点开始练习,然后逐步拓宽范围与灵活性。两人由此在小课期间相互弥补了不同的视角。

这大概也是一种教学相长吧?就像是一面镜子,看到的不仅是自己的技术,还有自己的认知习惯与心路历程,以及它们与别人有何异同。真是全新的奇妙体验。

不过几分期待的背后,也会迷茫接下来要做些什么呢。

惊蛰即将来临的这个夜晚下了一场雨,早晨拉开窗帘见到的是一片朦胧潮湿的世界,空气的触觉如同南方的初春与深秋。

可是一场春雨一场暖,春天真的要开始啦。

寒训期间,今年的二队排了一首《Into the Joy of Spring》(怎么翻译比较好呢……喜春来?如春之欣然?)。三年前的同一时刻,它的一部分同样在二队的我手里响起过。乐曲生动的画面与其中担任的定音鼓戏份之重,使它成了那一学期于我感情最深的乐曲之一,承载着无数闪着光芒的回忆点滴。

我在毕业季队刊文章开头写的“化作春雷”就是指此曲中如惊雷般唤醒河流与幼苗的定音鼓(第 81 小节,音频约 2:05 处)。时间的火车隆隆驶过,该往下一站去啦。

乐谱封面,标题下方的雪花、蝴蝶与花朵。
Into the Joy of Spring
🎶James Swearingen

(替代链接:1 (C.L. Barnhouse)🪐2 (J.W. Pepper)🪐

permalink | by Ayu